close

  “要致富,找亞夫,找到亞夫準能富”,很多人可能未必對趙亞夫有深入的瞭解,但對於這句民謠,恐怕不會陌生。
  趙亞夫朴實低調,做過領導幹部,卻始終丟不掉身上的“農味”,三天兩頭喜歡往農民那兒跑;到省里領獎,沒有一件像樣的西裝,同去的市科協同志只好把自己的西裝借給他;搞了50多年的農業,卻沒留下什麼“學術巨著”,而是“把論文寫在大地上”,上百萬字的文章,大多是寫給農民的科普手冊;讓近百萬農民致了富,卻從不收一分錢,隨便拿一項技術入個股都可能成為千萬富翁,卻總把技術無償傳給農民……他一門心思放在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上。
  趙亞夫為人處事低調平和,謙遜溫良,但在發展“三農”、致富百姓上,他總是當仁不讓,一馬當先。因為親身感受農民的疾苦,他在上世紀50年代就立下一生從事農業的宏願;因為見識過國外的先進農業技術,他暗自下決心奮起直追,不甘人後;因為在餐桌上聽到“現在的農產品污染防不勝防,什麼都不敢吃”的議論,他感到心情沉重,立志搞好生態農業、有機農業;因為看到農民種出好東西卻不會賣,他帶領農民把農業合作社搞得紅紅火火……下轉A3版
  上接A1版在名和利面前,他當“亞夫”,但在心系百姓,造福農民上,他是“智夫”、“勇夫”、“大丈夫”。
  趙亞夫是一名農技工作者,也是一名黨員領導幹部。他退休後,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。可是,他每年仍有200天以上的時間忙碌在田間地頭。他的心裡裝著農民,他的眼裡望著農村,他的腦里放著農業,一心為民,一生系農,他被當地稱為“老區農民的圓夢人”、“服務農民的活雷鋒”、“‘三農’改革的探索者”、“勤廉奉獻的好幹部”。堅持幾十年如一日,始終醉心“三農”,始終扎根基層,始終服務農民,始終刻苦鑽研,始終淡泊名利,他的這種精神,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精神品格,樹立了黨員幹部的光輝形象。
  在好處面前能讓,願做“亞夫”,在挑戰面前敢上,能做“勇夫”,黨的幹部只有做胸懷百姓,一心為民的“大丈夫”,才能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目的就是推動黨員幹部改進作風,深入群眾,服務人民,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。趙亞夫同志是現代農業的探路人,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,更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。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趙亞夫同志為楷模,心系群眾,造福百姓,科學發展向上攀登,聯繫群眾向下扎根,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,為又好又快推進“兩個率先”,譜寫中國夢江蘇篇章作出新的貢獻。  (原標題:群眾路線的忠實踐行者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p96xpzct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